fbpx

將自己過往的經驗轉化成療癒他人的能量 ▏講座紀錄(一)

紀錄分享(一) 溫柔擁抱敏感親職講座
┓ 看見孩子背後的真實訊息 ┏

呂怡璇 Kaori

輔仁大學哲學系
榮格心理學精神分析研修
新北市永和區秀朗國小 特教老師
新北市 Future 實驗教育機構 生命教育課程老師

​ 兼具感性行為與理性思維。 擅長外語、常擔任各大活動之司儀主持、多年行銷公關企劃經驗。個人興趣喜好寫作閱讀、音樂、表演藝術。近期深入研究心理學、神經學與身心靈,並以這三大領域觀察與分析自身關係與親子相處模式。

將自己過往的經驗轉化成療癒他人的能量

或許一路走來特別辛苦,但怡璇老師在我們眼中,是一位既溫暖又充滿力量的人,站在台上的她散發著耀眼的光芒。正是因為這份特質,大家在她的引導下,自然地流露情感,並互相分享自己的故事。那一天,我們接住了彼此的焦慮與困惑,感受到共鳴。

【逃避】

孩子三歲半那年「敏感」情緒來敲門,變得容易受挫,與其他孩子的互動也經常起衝突,幾乎每次去公園玩鬧,發生紛爭的總少不了他。「我的孩子真的有問題嗎?」、「我已經這麼辛苦了為什麼還要這樣對我?」怡璇心生疑問。
身兼工作與育兒的雙重壓力,怡璇也感受到孩子焦慮的情緒與自身的焦慮彼此交織。為了避免衝突,她選擇不再讓孩子和其他小朋友玩耍。潛意識中,她將問題歸咎於孩子的「高敏感」,仿佛這是唯一的解方。然而,問題並未真正解決,而是被擱置在那裡,等待著下一次的爆發。

【嘗試理解】

隨著孩子即將升上小學,怡璇意識到,不能再將孩子遠離人群,避免與人互動。這一變化成為了契機,促使她開始學習心理學,嘗試從另一個角度理解「敏感」究竟意味著什麼。
她發現,擁有敏感特質的孩子通常在情緒覺察上非常細膩,這也使他們擁有更強的共感力和觀察力,容易受到外界細微變化的影響。當孩子用生氣來表達情緒時,往往是因為他們「無法辨認自己當下的感受」,也「無法準確表達內心的情緒」。哭鬧的背後,可能包含挫折、愧疚、尷尬等多重情緒。

【敏感與焦慮】

敏感的孩子較容易產生焦慮,當面臨困難或威脅時,大腦中掌管情緒和思考的兩個重要部位——「前額葉」與「杏仁核」便會相互作用,並向神經系統發出信號,產生戰鬥、逃跑或僵持的反應。
孩子的焦慮多源自於「恐懼」與「不確定」,而大腦尚未完全發育,難以清晰地表達出這些情緒。此時,家長能夠做的,是替孩子說出他們的情緒,並提供確定感和安全感,在不破壞家庭原則的前提下,陪伴孩子逐步練習,幫助他們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。

【陪伴】

家長需要理解,所有情緒都是正常的。雖然敏感的孩子不會因為學會辨識情緒而變得不敏感,但他們能夠認識到自己內心的變化,並更加了解自己。這樣的敏感特質,或許可以成為他們生命中的助力,幫助孩子發揮潛能。

【交流】

後續問與答內容精彩又感人,小編決定分成兩篇記錄,請大家期待下一篇~

⋱⋰ ⋱⋰ ⋱⋰ ⋱⋰ ⋱⋰ ⋱⋰ ⋱⋰ ⋱⋰ ⋱⋰ ⋱⋰ ⋱⋰ ⋱⋰

近期講座活動宣傳|愛的對話術 – 吳念庭
▌日期:2024/12/14(六)10:00-12:00
▌地點:新北市中和區莒光路191號 ( 自強國中勤學樓二樓 )
▌內容:包含家長的自我覺察、家庭如何影響孩子、我訊息(I-message)的溝通技巧與實作練習。

⋱⋰ ⋱⋰ ⋱⋰ ⋱⋰ ⋱⋰ ⋱⋰ ⋱⋰ ⋱⋰ ⋱⋰ ⋱⋰ ⋱⋰ ⋱⋰

新北市 Future 實驗教育機構

113學年度招生中!有任何問題歡迎加入 FEI 官方 LINE 帳號~

加入好友

相關文章

Scroll to Top